活动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活动新闻

互联网精英聚深纵论电商新趋势

来源:《深圳商报》 日期:2014-03-31

由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具体执行的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3月28日在五洲宾馆举行。

作为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吸引了艾瑞咨询、敦煌网、Ebay、顺丰电商等逾70名电商行业精英,他们围绕电子商务如何重装上阵,移动电子商务的创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式发展、电商企业如何解人才之困境、电商的示范性探索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出席论坛。

深圳去年电商交易额9510亿

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交易规模和用户规模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邹蕾昨日在论坛上透露,2013年国内电商市场交易额接近10万亿左右,到2017年将会超过20万亿。网购交易规模每年保持在30%~40%的增速,2013年已超过1.8万亿,预计2014年能够超过2万亿。

作为国家首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深圳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据昨日论坛上发布的《深圳市电子商务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09年以来,深圳电子商务交易额一直保持50%左右的增长,2013年深圳电子商务总体的交易额达到9510亿,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到全国交易总额的9%。

深圳市经信委主任郭立民称,深圳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基础环境优越、区域特色突出,具有较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电子商务应用已经比较深入地渗透到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中。

移动电商交易量或超PC

如果要说2013年电商行业的热词,当属“移动互联网”。谈及移动互联网给电商带来的巨大改变, ebay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胡蓉蓉在发言中透露,ebay几年前就开始移动电商的转型,现在ebay平台上卖出5件商品,有一件是在移动终端上完成的,在贝宝(paypal)上的每四次交易中,有一次就发生在移动终端。而艾瑞的统计称,在国内一部分电商企业中,移动用户已占总用户量的三成左右。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在昨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坦言,移动互联网扩展了电子商务的用户群,唯品会现在有很多订单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偏远的农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今年年底或明年,来自唯品会移动终端上的交易额,很可能超过PC。

“在PC上的电商,搜索和购物之间会有断层,但是这种断层在移动互联网里就消失了。用户从看到商品到购买,然后分享,分享了之后再次引起其他人的购买,非常连贯。”商派总经理刘金光认为。

另据白皮书显示,深圳移动电商总体市场规模在2013年就达到260亿,占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7%。占全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1500亿元的17.3%,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找平衡点

近日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与银行间的博弈引发关注,从某一个方面凸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如火如荼之势。在互联网金融持续“涨潮”的当下,银行和互联网巨头是否能够合作共赢?

集成金融集团总裁任晓彦在昨日下午的互联网金融分论坛上说,金融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1.0阶段享受制度红利,2.0阶段差异化产品,3.0阶段以客户为中心重组交易结构,4.0阶段推出类似阿里、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华润银行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樊萌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来说,就是思维模式的创新,是基于客户和大数据的创新。

樊萌认为,银行的核心在于经营信用和风险,与互联网企业不一样,双方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点。在这个基础上互联网企业跟银行更多可以处于竞合关系,而非竞争。任晓彦称,“互联网金融”一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而银行和互联网也会逐渐融合,而非对立。

不过在艾瑞金融行业研究分析师王维东看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或支付企业)很难达成共赢的态势。他称,互联网金融监管会限制创新,但是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在监管上还需要找到平衡点。

中小电商难与巨头抢人才

郭立民昨日在会上还透露了深圳未来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向,他指,深圳要把握电子商务全球化、龙头化、移动化的趋势,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以做大做强龙头服务为重点,深化普及应用,将电子商务渗透到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领域,占领电子商务发展第二个十年的制高点。至于目前面临的问题,郭立民指深圳还缺少行业领先的大型电子商务交易类或者服务类的平台,龙头规模优势不突出。物流人工等运营成本比较高,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土地资源缺乏,导致我们一部分企业外迁。人才短缺,特别是缺少高端人才的教育和输送服务这种资源。

谈及企业面临的电商人才困境,相关嘉宾都表示了担忧。艾瑞优才副总经理巨颖在昨日下午的分论坛上称,中小电商在同大企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科瑞福克斯CEO李炯明说,目前电商急需的高端人才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算法等领域,这些人才称得上业界“大牛”,不是花大价钱就能请来的。IT业顶尖雇主都采取进攻性的人才策略,“如果你能从腾讯的牙缝里挤出一个‘牛人’,可以帮助你的企业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