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在深圳商报大厦二楼国际会议厅组织召开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政策宣讲会”。跨境电商领域企业、相关行业协会、联盟组织及各区业务主管等500余人到会,活动邀请到深圳海关、深圳检验检疫局、前海国税局、南方电子口岸公司等单位人员就跨境电商新政进行宣讲和解读,着力为企业现存的“新政盲点”进行指导和解答。

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服务业处田雨弘调研员主持宣讲会
2015年被称为海淘元年。在政策红利,资本驱动和消费者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海淘阳光化时代开启,跨境电商发展迅猛,海淘人群规模持续扩大。然而,随着4月8日跨境电商进口新税制的实施,海淘免税时代正式终结。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在海淘新政施行的第七天, 4月15日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第二批)》。新政的接连发布,让跨境电商企业如热锅上的蚂蚁,既想快速反应但却在操作细节上存在诸多疑惑,无奈让业务陷入停滞。而今天举办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政策宣讲会”迫切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的燃眉之需、盲点之痛。

企业参会热情高涨
首先,深圳检验检疫局针对跨境电商检验检疫新政做了全面解读,重点提出了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对于4月8日前入库的以及4月8日前在途的,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来怎么做的,现在还是怎么做。此外,对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的调整(4月13日,财政部网站已经公示相应解释,4月15日公布了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进行了说明,目前这两批清单已可满足国内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跨境电商的新政也对质检总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给予全力支持及提供通关便利化措施。我市检验检疫局一直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跨境电商监管中制定了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切合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实际的便利化措施。如跨境电商中火爆的3C及母婴产品,我市检验检疫局率先开展了跨境电商3C产品小批量特殊检测工作,使涉及3C认证的跨境电商商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而对婴幼儿奶粉也一直执行认监委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要求。具体注册厂的名单在认监委网站上已进行公布,涵盖了绝大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和主流产品。

深圳检验检疫局解读新政
前海国税局针对新政就税收、发票以及其中法律义务的分配等问题做了详细说明。税收方面,企业需要明确“6类18项”,进而根据跨境电商的业务实质,提醒企业关注免收增值税的项目。其中“物流辅助服务”包括码头服务、打捞救助服务等都属于免收增值税项目,但特别要注意的是仓储服务除外。因此,建议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分开的核算,以确保充分享受国家税收的优惠政策。深圳海关也非常重视本次新政宣讲会,连同3个处室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通关监管处、企管处、数据分中心分别就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新政解答。海关系统将于7月8日全新上线,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在完成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的系统联调测试后,也一同切换到新的系统。

前海国税局解读新政

深圳海关解读新政
随后,南方电子口岸公司介绍了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的具体功能以及企业的接入方式。南方电子口岸公司已于海关、检验检疫、市场监管联网,截至2016年4月21日,跨境电商企业开户共427家,其中电商类企业294家,物流类企业77家,支付企业13家,综合类企业43家;深圳市内企业349家,深圳市外企业78家。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为公益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实现“一次录入、多方申报、数据协同”等一站式服务,将于4月至7月,实现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单一窗口”申报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加快通关速度。

南方电子口岸公司介绍了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